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文/蘑菇谈科技
日本万万没有想到,这一场稀土出口管制的“火”会烧到他们的头上。
在美国欧洲都对中国管控稀土这件事情反应十分激烈的时候,日本的态度却大不相同,势必要将稀土去中国化进行到底。本以为他们是有多好的底牌,结果就是从印度手中购买,而印度手中的稀土也都来自于中国的地盘。
然而,所谓的“去中国化”付出了代价,专家甚至称:莫迪都或在这一场摆脱中国稀土中上套。
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
事情要从2012年开始说起。
当年印度和日本签订了一项稀土供应的协议,向日本丰田通商子公司提供稀土的原料,而后由日方提纯后进行制造永磁体。双方在这上面的合作长达13年,这13年来,印度累计对日本出口超千吨的稀土,占印度年开采量的三分之一。
日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中国稀土的平替,实际上根据数据显示,印度对日本出口的稀土原料其实是来自于中国的稀土资源。也就是说印度在这其中做了一个中间商,一旦中国对稀土进行了严格的管制,那么印度所谓自身的供应链就或将陷入瘫痪阶段。
但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,日本还是不着急,而这大概和印度目前的一些动向有很大的关系。
在印度数十份稀土订单等待着中国的积压审批之后,印度的高层一边敦促中国快一点同意申请,而另外一边则是大肆的炒作中国利用稀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霸权,这样的中国不值得信任等等的言论。
与此同时印度的高层还公布了一个消息:印度打算彻底打破中国在稀土上面的垄断,重金开发属于印度自己的稀土体系。在印度的乐观心态下,只要他们开始摆脱了中国的稀土,有了自己的底气,那么未来他们就会在稀土上和中国展开大规模的竞争。
如果这个结果很好的话,那么日本确实不用太着急,毕竟这样一来他们才可以真正的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
只是让日本没有想到的是,印度庞大的稀土计划先拿出来“开刀”的正是日本。
就在本月,印度政府方面要求单方面终止和日本长达13年的稀土协议,理由是他们自己国内也需要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,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国内的需求,以及建立自身的稀土体系。总而言之,他们要断掉日本的稀土,不是因为别的,都是因为中国的管控。而且话里话外还在告诉日本,只要日本等得起,如今断掉协议也是一个利好的局面。
而这在侧面也在告诉了外界,印度撕毁和日本协议这一招是铁了心要摆脱中国稀土的垄断,和中国在稀土领域中大展拳脚。
这是印度对全球的稀缺稀土的豪言壮志,也是对中国稀土的“宣战”。
只是行业内的专家们并不看好这一件事情,而且还有不少专家公然泼冷水:自建稀土体系,很有可能就是用来圈钱的,只要莫迪上了套,那么他们就可以拿着补贴后“磨洋工”,反正稀土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会解决的。
专家这样猜测,并非是空穴来风。
虽然印度的稀土储量确实不少,在全球占据第五的位置,但是他们在稀土上的开采技术很落后,而且稀土的精加工技术也几乎为0。正是因为这两个短板横亘在了他们的面前,所以他们一直无法将自己所拥有的稀土资源用得得心应手。就连自己在汽车和电子产业上生产和制造所用到的稀土,他们都大部分需要从中国进口,且依赖程度高达90%。
当然,他们也确实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。
一个是靠自己竭尽全力,从稀土加工所需要的设备、技术、专利和人才等等各个方面开始入手。但这对于印度来说很难,因为他们目前没有这样的科技水平,而且就算有也难以绕开中国在这一方面的专利。
而这第二个方面自然就是靠“抢了”。
其实他们这一次单方面的终止和日本之间的协议,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,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想逼迫日本的提纯技术留在与印度。但日本也很难同意这个事情,从过去日本对技术的“死拿”来看,他们很重视自己的技术,也一直很提防外界要在技术上和他们深入的讨论。
在这样的态度下,哪怕是印度开出更加诱惑的条件日本也不太可能同意,还不要说现在这样明里暗里的施压了。
只不过,莫迪还是有可能被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引诱。
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,印度就一心想要和中国一较高下,之前中国制造这个方面,印度就是铁了心要赶超中国。而一般中国手上有什么东西,印度也想要。而且目前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更加的严格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让出了一部分市场,比如说像日本这样态度强硬要摆脱中国稀土的国家,那么这对于印度而言是一个机遇。
一旦印度在稀土上有了很大的成就,他们不仅会多很多的市场,也会提升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。这个诱惑很大,不排除莫迪或将上套的可能。
尤其是现在很多印度媒体都公然劝诫莫迪要谨慎行事,就足以看出来他们是有这个打算的。
写在最后
在笔者看来,印度还是不要白费这个心思了。
如今在稀土的问题上就连美国欧洲都无法找到替代的可能性,还更不要说在各项高科技设备上都落后的印度了。
他们如果一定要和中国在稀土上争一个高下,结局也无非是花了很多的钱去打水漂。
毕竟美国已经是一个前车之鉴了,布局了这么久什么名堂都没有搞出来,到现在还是得在稀土上和中国低头。
奉劝印度,真的不要“头铁”。
最后,对于印度铁了心要摆脱中国稀土,并且要和我们作对的事情,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?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、点赞和分享!
景盛配资-股票配资股票配资-股票账户配资-证券配资的条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