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件事说白了,就是美国的“对等关税”把越南逼得头大,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。美国一边希望越南继续低关税让美企赚个盆满钵满,一边又抬高关税给越南制造压力,还甩出一堆不靠谱的要求,搞得越南进退两难。这场关税谈判,从某种角度上看,简直就是一场“谁更有耐心”的博弈。
事情得从头说起。中美关税战在日内瓦和伦敦两轮谈判后,暂时冷却了,但美国并没有闲着。它开始把目光转向其他国家,其中越南就是一个重点目标。美国对越南的关税居高不下,直接定到了46%的水平,而越南方面则希望能降低到20%-25%的区间,这样还能喘口气。双方谈了几轮,僵持不下,最终决定在2025年6月20日于华盛顿再开新一轮会谈。
为什么越南这么急着谈判?因为它实在伤不起。越南的经济发展路线和中国早年的策略很像,就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全球代工。越南的工厂主要帮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代加工,赚的钱少得可怜,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。举个例子,就像中国当年代工苹果手机,利润的大头都被苹果公司吃了,工厂只能拿到一点辛苦费。现在美国的高关税直接影响到了这些代工产品的出口,越南自己得为这个成本买单,压力山大。
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。美国对越南提出了一个“额外要求”,希望越南在供应链上实现“去中国化”。也就是说,美国希望越南的工厂少用或者干脆不用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,转而实现原材料的“本土化”。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,但问题是越南压根就做不到。越南国土狭长,南北之间交通不方便,连高铁都没有。南方的原材料运到北方工厂加工,成本高得吓人,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口划算。更重要的是,越南的工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原材料供应。中国可以不靠越南,但越南离不开中国。
美国的这个要求让越南很头疼,但它也不敢直接拒绝,只能拖着不表态。越南甚至在上个月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,说是要调查美国提出的越南“帮助中国洗产地”的问题,实际就是拖时间,试试能不能缓解一下压力。可是特朗普对这个工作组的效率显然不满意,他的耐心已经快耗尽了。
随着7月9日“对等关税”恢复日期的临近,留给越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要么达成协议,要么接受高关税。这场谈判,对越南的未来至关重要。
根据目前流出的消息,美国并没有表现出太多让步的意愿。它的关税策略很明确:既要收钱还债,又要促使制造业回流。这两个目标决定了美国不可能接受越南提出的双向零关税。零关税对越南是救命稻草,但对美国来说却是个大坑,既达不到收钱的目的,还可能给中国制造转口贸易的机会,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。
越南方面也很清楚,美国的态度强硬,自己能做的事情有限。越南现在的底气不足,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结构太过依赖外部,比如电力供应都要靠中国。这种情况下,它不可能单方面对美国零关税,否则自身的经济可能会迅速崩盘,越南盾都可能变成废纸。
越南试图通过拖延时间来寻找更多谈判空间,但美国的时间表太紧,越南的应对措施显得力不从心。现在,越南国内的座谈会还在讨论,特别工作组也在调查,可是到目前为止,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。双方僵持不下,谈判的结果仍然难以预测。
这场关税博弈,说到底就是美国在用经济手段压迫越南,让它在中美之间做选择。越南的处境很尴尬,它既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,又害怕得罪美国。可是问题来了,美国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,越南根本完成不了。比如让越南实现原材料本土化,这对一个资源紧缺的小国来说,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。
美国的策略很清楚,它不是单纯为了谈判,而是为了逼越南表态,最好能让越南在供应链上和中国划清界限。但是越南真的能做到吗?显然不行。就像文章里提到的,越南连原材料运输成本都吃不消,更别提完全依靠自己的资源了。
这场谈判对越南来说是场硬仗,对美国来说却只是给压力。越南的应对策略也很耐人寻味,它既不答应也不拒绝,试图拖时间,但这种做法能拖到什么时候?接下来,我们看看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是怎么看的。
这么一看,美国的关税政策可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,而是一种地缘政治手段。它不仅要赚钱,还想通过经济杠杆影响越南的政治选择。可是问题来了,越南能扛住美国的压力吗?还是说,美国根本就没打算给越南谈判的机会,只是想直接把它逼进死胡同?
越南的这场关税谈判,注定是场难熬的考验。它既不想背刺中国,又不敢跟美国硬碰硬,到最后很可能两边都不得罪,但也两边都讨不到好。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,谁都不会轻松。
越南能不能在这场谈判中找到出路?美国的关税政策到底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是为了政治目的?如果越南真的选择“去中国化”,它的制造业还能撑得住吗?这场谈判的结果无论如何,都会影响到中美越三方的关系。你觉得越南最后会作出什么选择?欢迎留下你的看法。
景盛配资-股票配资股票配资-股票账户配资-证券配资的条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